“開幕第一天,我就一直忙到下午閉館,約見一撥撥美國出版同仁。”在2015美國書展上,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李永強一樣,許多中國出版人充分利用參加主賓國活動的機會,與美國出版同仁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
“這樣的效果非常好,有些事情當面交流就非常容易理解。”接力出版社副總編輯黃集偉如此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記者看到他時,他正在和“雞皮疙瘩”系列暢銷書作者R.L.斯坦在接力社展區交流。
在2015美國書展上,除了面對面近距離交流外,新書首發、版權簽約、研討座談等50余場出版交流活動讓中外出版人目不暇接。“會場從早到晚,一場接一場的活動,中間除了布置的時間,基本上沒有任何空閑。”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觀察到,首發的新書多是英文版,這其中有很多講述中國夢、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經濟的主題圖書。美國巴諾書店曼哈頓上西區店經理保羅·特里尼丹德說,美國讀者對當代中國越來越感興趣,因此,在此次美國書展期間,他們第一次設立中國圖書專區。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與此相關的重點圖書也在此次書展上亮相。記者看到,幾乎每場新書發布活動,都有許多外國出版人趕來旁聽。
版權簽約是此次出版交流活動的另一個重頭戲。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與美國加博教育集團原計劃當地時間5月29日下午3:30舉行雙方合作簽約儀式,但是會議時間卻一直推遲到下午4:00。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對外合作部副主任徐寧告訴記者,美方對于簽約代表人選非常認真和慎重,對方剛下飛機,直接赴會場簽約。盡管簽約會場很簡樸,盡管簽約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小時。而像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這樣的版權簽約,在本次書展上并不少見。如中國出版集團與西班牙出版機構LID簽約“中國近現代文化經典文庫”西語版項目,這是目前中國出版集團最重要、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出版工程;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與美國圣智公司就《中國佛教通史》、《世界現代化歷程》等一批出版項目達成合作。場內的版權簽約和場外的版權洽談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中外出版人多方深入交流合作的美好圖景。
見面,當然是為了溝通交流,而座談研討,則是將交流推向深入的方式之一。此次書展上,既有互聯網時代出版業發展這樣緊貼出版熱點的話題,也有文學翻譯、教育出版、圖書閱讀推廣、少兒圖書出版交流研討等分類專業話題,幾乎涉及了當前中美雙方出版合作的重要類別。在圖書閱讀推廣論壇上,中國著名作家曹文軒的演講結束后,仍有媒體追過來采訪。曹文軒談及圖書閱讀推廣時說,在中國,“作家進校園”活動已經非常普遍。對于數字化閱讀時代作家和出版人應如何應對,曹文軒的回答非常干脆:“品質是生存之道”。像曹文軒一樣,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劉國輝、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總經理張紀臣等人的發言,都帶給中美雙方出版人不少啟示。
短短幾天的書展,卻為今后雙方的合作提供了無限可能。我們盼望,中國有更多的好故事講給美國讀者聽;我們期待,中國有更多的優秀圖書走進美國主流市場。
作者:劉蓓蓓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發布時間:2015年6月1日
來源:未知
上一篇: 第十一屆中韓著作權研討會在濟南召開
下一篇: 文著協獨家代理俄作家利哈諾夫中國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