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紹寧(中)介紹2011年我國有關發明專利授權的總體情況
2月2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北京召開2011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情況新聞發布會,副局長甘紹寧出席新聞發布會并發布2011年我國有關發明專利授權的總體情況。
甘紹寧表示,2011年,我國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實現了“十二五”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良好開局,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7.2113萬件,同比增長27.4%。其中,國內專利權人發明專利11.2347萬件,比去年增長6.3個百分點,占總量的65.3%。
2011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不含港澳臺)分別為廣東、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四川、遼寧、湖北、陜西。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不含直轄市)分別為深圳、杭州、南京、廣州、西安、武漢、蘇州、成都、無錫、長沙。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甘紹寧指出,我國2011年授權發明專利呈現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以企業為主體的專利技術創新體系正加快建立。2011年,企業、高校以及科研院所進一步鞏固了我國技術創新主要力量的地位,授權發明專利從2001年的3.8萬件提高到2011年的9.5萬件,所占授權發明專利總數的比例從40%提高到85%;二是授權發明專利主要分布在高新技術、現代工業、生活、醫藥等領域;三是發明專利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近10年來,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研發投入與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擁有量都呈現出了較高相關度。這說明我國經濟發展為專利制度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專利制度又大大激發和保護了技術創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為“調結構、轉方式”發展主線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截至2011年底,代表較高專利質量指標,體現專利技術和市場價值的我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首次達到35.1288萬件,首次超過國外在華發明專利擁有量,國內(不含港澳臺)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37件,充分顯示了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3.3件指標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對專利創造的顯著促進作用。
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部門負責人還就專利申請、專利審查等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中國日報、科技日報、法制日報、人民網、中國經濟網、經濟參考報、科學時報等40余家媒體的50余位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楊甲 文/攝)
來源:國知網訊
上一篇: 2011·第五屆中國專利周即將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