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為同行,本不想對同行的經營方式做出指指點點,可最近每天最少接到不下10個客戶詢問電話,為此非常苦惱,特根據客戶咨詢比較多的問題列舉如下:“我商標有人要搶注了,限定24小時內必須去注冊,要注冊嗎?”; “我的商標公告了,要出公告費用是真的嗎?”;“我商標證書下了怎么會侵權呢?”;“我的商標駁回了,你們怎么不通知我啊!” 等等
在此立東重申上述問題均是具有欺騙性質的,請您不要相信,如果遇見此類問題,我建議你電話錄音通話過程,然后再次確定他的公司的名字,地址及聯系電話后在掛斷電話,你可撥打此代理機構的當地省/直轄市工商局商標處電話進行投訴。或者直接明確告訴他有什么問題可直接和我代理機構聯系即可。
下面列舉個別代理騙人手法:
『申請』
你好:“我是商標局XXXXX”,今天來了一個客戶要注冊一個商標,經過查詢這個商標是你企業字號,為了使你的合法權利得到保護,我們已經對此商標申請進行了凍結,請你務必在24小時內帶上你的執照和公章來我所/中心辦理注冊,如果不來這個商標就被他人注冊了。
如果接到以上這種電話,我明確告訴您,這樣行為屬于欺騙(恐嚇)電話,請不要采信,你可以按我上文所說的方式:進行投訴或者讓他直接找你以往委托的代理機構聯系即可。
親自經歷:
其實以上電話我所就親自接到過,由于本所抬頭為上海立東品牌策劃事務所,大部分人以為是搞設計的,不會向商標代理業務方面聯想,給我所打電話的業務人員可能也這樣認為,電話接通忽悠恐嚇一堆后……
我問他:“你知道我所做什么的嗎?你查過我們的商標嗎?”
他說:“你們不就搞設計的嗎?”
我說:“設計是我們一部分業務。你查過設計類
“立東”商標還能注冊嗎?“
他說:“已經查過,可以的啊”。
我說:“哦,你怎么打電話時候也不查查別人公司性質及公司有無注冊商標呢?我們不但搞設計,我們也代理商標業務,平均每年在1000件左右的商標申請量,你查過嗎?”。
只聽“哦”的一聲電話掛了。
注:根據我所接到的電話分析,這個業務人員,業務水平極其低下。首先立東設計類商標我所已經申請注冊,知識產權類商標我所也已經申請,他在打這個電話時候根本就沒有做任何功課。從以上自己親身經歷來看,客戶接到此電話也應屬于正常了,但廣大客戶切記這樣電話為“欺騙行為、請勿上當”。
『公告』
公告中遇見情況:
商標注冊申請經過商標局的審查之后,可以注冊的會進入初審公告階段,初審公告后有三個月的異議期,異議期內沒有提出異議的,商標局就會核發商標注冊證,可隨之而來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信件發至商標申請人的地址,因為商標初審公告后,資料是公開的,尤其北京的一些公司打著國家商標局XXX、XXX報社、XXX商標數據中心的旗號,發一些紅頭文件給企業,有的要展示、有的要公告,有的要保護等等,無非是讓你給其繳費,少則幾百元,多的幾千元,在這鄭重提醒廣大商標申請人,當您收到此類信件后,千萬不要給其匯款,以免上當受騙。因為在商標申請的過程中,您申請的商標有任何問題你的代理公司會即時通知你,切記一點,商標局不會給商標申請人打任何電話,催繳任何費用的,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第一時間咨詢您的商標代理公司,他們會給您一個滿意的答復。
『商標侵權(實為商標異議)』
北京的某公司到處給商標申請人以XX商標監測中心名義發郵件。采用模棱兩可的標題《初審公告商標近似侵權通知書》,使商標申請人誤以為自己的商標侵犯他人商標的權利,其實真實的目的讓申請人對他人的在公告期間的商標提異議。
具體郵件內容大致如下:申請人:XXX,你的商標具體形式如下……。《初審公告商標近似侵權通知書》 經過我們對XXX期商標初審公告檢測,發現有XXX商標和您上述在先申請的XXX商標近似,為了維護你商標的正當合法權利,免受商標侵犯的危險,您可以對以下商標提出異議,以阻止其商標注冊成功,請您在接到本通知七日內與我們聯系。
其實這樣郵件很多客戶多次向我所反映,這樣郵件我所也有接到過。針對我所注冊的第7674099號45類lidong商標,發來郵件是讓對第1348期的第9類的第10674500號LIDIX商標提出異議。郵件中兩商標是否構成近似呢?我所分析得出即使異議也不可能成功,純粹是浪費錢。具體如下:1、商標類別不同;2、商標的發音、含義、外形不同。兩者未構成使用在類似商品或服務上的近似。
注:接到此類郵件請不要急噪,首先你要明白不是你侵犯別人的商標權(你的商標就已經下了證書),要侵權也是別人侵犯你的,說白了發此郵件的目的就是讓你花錢提別人的異議而已。
如果真的發現里面引證的商標和你的商標在同一類中構成近似,你可以咨詢你以前委托的代理機構進一步確認有無提他人異議的必要,他們一般會給你作出專業的答復。
『駁回』
駁回中遇見情況:
由于近幾年商標代理機構不斷增加,所以從業人員良莠不齊,一般商標駁回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商標存在盲查期間:商標有近6個月左右查不到注冊信息,原因為商標局還未將申請的商標錄入數局庫,導致其他人不可能查到注冊信息。
二、從目前的商標注冊情況來看,大多數商標是通過代理組織報送的。有委托代理組織的,查詢工作一般是代理組織完成。所以商標被駁回大多數是由于商標代理公司查詢不利產生。所以商標注冊中,申請人能僅僅比較價格,在服務質量上也應當多做比較。雖然代理組織不是萬能的,但好的代理組織避免被駁回的經驗更豐富,相對而言,會利于商標的順利申請。
三、人為因素:雖然商標局有嚴格的審查程序和標準,但每一個申請商標的注冊審查都是通過各個審查員的獨立工作來完成的,由于不同的審查員在專業范圍、知識面及工作經驗等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審查工作必然會受到主觀方面的因素影響。針對相同類型的個案,不同的審查員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判斷結果。正由于這種因素的存在,就決定了商標局的審查員在實質審查工作不可能保證判斷完全符合法律的規定,或者說難免會出現工作上的瑕疵。
由于商標申請量的巨增及商標代理機構的不斷增加,國內有個別企業開發出了針對商標查詢及監視軟件,這樣給很多商標代理機構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給部分代理機構創造了賺錢的良機。部分代理機構運用商標查詢及監視軟件,看到某些申請人的商標被駁回后,第一時間直接給申請人打電話,讓申請人找原代理機構要國家商標局發的駁回通知書和信封,準備材料以便駁回復審。
首先對積極通知商標申請人商標被駁回信息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部分代理機構不顧事實,在對駁回商標根本就沒有做出任何分析情況下,上來就讓申請人找以往委托的商標代理機構要商標駁回通知書及信封,并說已經快過復審時間。這樣就出現了商標申請人用責怪的語氣打電話給以往委托的商標代理機構。“我的商標駁回了,你們太惡劣、太不負責了,怎么也不通知我啊,聽說15天快到了,不復審就直接駁回了。”等等
在此簡要說明一下時效性問題,商標網上雖然有顯示駁回或部分駁回日期,但是商標局發文并不一定當天郵遞出去,即便當天郵遞出去,也是以代理機構接到駁回文件日期開始計算(代理機構比如9月1日接到文件,9月1日才為第一天,截止到9月15日才算第15天)。
因此如遇到上述情況,請商標申請人務必冷靜,只要代理機構接到文件及時通知你,不存在快過期限之說。
注:商標復審必須擁有駁回/部分駁回通知書原件,和郵遞這駁回/部分駁回通知書的信封(原件/復印件)后,才能提出復審。如果沒有這2樣文件,您的復審商審委不會受理。說到這大家明白了嗎?前期打電話給你的代理機構其實是為了提前拉業務而已。
上海立東品牌策劃事務所
轉載請標明出處(立東官方網站)
來源:未知
上一篇: 立東商標代理官方微信開通
下一篇: 關于2013年“中秋節”放假的通知